在“雙碳”戰略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美的樓宇科技為長沙市金霞經開區集中辦公區量身打造的節能改造項目已經成功運行一個供暖季和一個供冷季,實踐全行業首個風水耦合磁懸浮雙級熱泵加保溫水箱蓄能方案。長沙市金霞經開區是湖南省唯一集“水、陸、臨空、鐵、管”五元化網絡交通運輸優勢于一體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而該項目于2024年實施節能改造工程,創新性地采用“風水耦合雙級熱泵加保溫水箱蓄能方案”,通過技術創新與能源管理的雙輪驅動,成功構建起國內園區級智慧供能的新標桿,為城市既有建筑綠色升級提供了可復制的實踐范本。
三重創新突破技術瓶頸
此次改造實現了三重技術瓶頸的突破。在核心技術融合方面,項目創造性地將風冷模塊機組與磁懸浮熱泵深度結合,首次實現“雙級熱泵+梯度蓄能”的協同運作模式。制冷季采用美的磁懸浮+螺桿機組+蓄能水箱替換直燃機組,制熱采用風冷熱泵機組+磁懸浮熱泵機組+蓄能水箱替換直燃機組,原直燃機系統作為備用供能系統。夜間低谷電時段,通過風冷模塊將水箱溫度提升至40℃左右;白天高電價時段,少開甚至停開風冷模塊,讓水箱溫度自動有序下降,以水箱作為磁懸浮熱泵的熱源,通過磁懸浮二級熱泵供應供暖熱水。結合“谷電蓄熱+磁懸浮技術”,實現電能利用的棄峰用谷,降低用能成本;同時還能穩定輸出高溫熱水,彌補風冷熱泵機組出水溫度低以及水溫不穩定的問題,滿足園區供暖需求。在蓄熱模式下,與燃氣鍋爐供熱相比,采用開式保溫水箱蓄熱可節省運行費50%以上。
此方案中的保溫水箱蓄熱開創性的實現了低水溫工況下大溫差蓄熱,為常規風冷熱泵機組蓄熱運行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而且還不影響風冷熱泵能效;在制冷季還可以利用保溫水箱蓄冷,一舉多得。
針對兩棟建筑水壓差達80米、機房空間受限、需保留備用系統等復雜場景,項目團隊采用一臺報廢的二手螺桿式冷水機組蒸發器和冷凝器作為水箱換熱器,實現壓力分區,模塊化機組靈活布置于兩處機房,并通過新舊系統智能切換邏輯確保能源供應無縫銜接。這種方式創造性的實現了報廢冷水機組的“變廢為寶”,為機電設備更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四維優勢凸顯方案價值
從實際應用效果來看,該方案凸顯出節能性、經濟性、環境效益與系統穩定性的四維優勢。在節能性方面,遠程智能控制和高效運維機制有效提升了系統運行效率;經濟性上,通過峰谷電價套利策略,有效降低機組運行成本;環境效益顯著,相比原直燃機系統,有效減少年均二氧化碳排放量;而獨創的“風水雙源互補”機制,則確保了極端天氣下供暖的穩定不中斷。同時,運維革新顯著提升了系統效率,遠程智能控制縮短了故障響應時間,降低了運維人力需求,系統年均運行能效得到大幅優化。
項目的社會生態價值與可復制模式同樣值得關注。在政策響應與示范效應層面,項目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政策,通過高效機房建設提升能效,減少能源消耗及碳排放;同時引進高水平綜合能源服務商,推動辦公樓后勤管理社會化、能源系統智能化,為綠色智慧建筑提供了實踐樣本。項目采用的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為后續推廣奠定基礎,可適配物流園區、產業新城等不同場景。
而在該項目落地建成后,獲得了行業專家學者的交口贊譽與廣泛好評。在全國高校建環課程體系及教材建設研討會中,全國建環教師代表參觀考察金霞項目;同濟大學張旭教授帶隊蒞臨現場考察該項目。
此次項目的成功實施,不僅是美的樓宇科技里程碑式的跨越,更印證了從銷售“產品”到提供“解決方案”的商業模式的轉變。未來,隨著更多創新成果的落地,美的樓宇科技或將以“技術賦能者”的角色,推動整個行業向更高效、更可持續的方向加速前行,讓綠色基因真正融入園區發展的血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