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冷年家用空調行業經歷了令人難忘的發展變化,給行業帶來的不僅有危機還有更多的發展機會,尤其是內銷市場表現優異,最終以超出市場預期的增速完美落幕。那么,這一年的家用空調內銷市場究竟經歷了怎樣的風云變化,讓我們一起來看。
規模破億,內銷高增長拉動行業大盤
整體來看,疫情的放開,以及厄爾尼諾現象和全球變暖帶來的極端高溫天氣,給2023冷年的增長帶來了很好的助力。從當下的空調整體大盤表現來看,內銷拉動起到決定性作用。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23冷年家用空調生產和銷售規模均突破1.67億臺,其中內銷突破1億臺,實現16.9%的高增長。
2023冷年家用空調內銷市場月度走勢(萬臺)
而造成國內需求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酷熱天氣。回顧2023冷年的發展,整個市場經歷了跌宕起伏的變化。2022下半年,滯后的高溫天氣帶來了部分地區的出貨熱潮,突然爆發的市場需求,讓許多企業和經銷商都措手不及,也讓空調企業陷入了供貨不足、庫存緊張的狀態。當時許多企業因為這場始料不及的高溫和需求而錯失了訂單,這也為后面的市場變化鋪墊了伏筆。
2023年,疫情危機的解除給了市場新的希望和信心,盡管上半年中國經濟的發展不如預期般回暖到疫情前水平,但是長期被抑制的消費和企業被疫情打擊的信心都隨著疫情政策的放開得到了舒緩。為了避免出現2022年庫存緊張的局面,企業提前了生產備貨的節奏,2023年一季度內銷市場就實現了超預期的增長,雖然是同期低基數下的增長,但是促進了企業和市場信心的增長。后續伴隨著夏季高溫天氣的助推,旺季時段部分地區實現斷貨的火爆銷售局面,基于低基數效應下實現了超預期增長。2023冷年內銷市場也主要依靠今年上半年的強勁拉動,整個2023冷年實現了較好的收尾,也突破了近幾年的歷史規模記錄。
不同天氣影響之下,區域市場表現各異
細分區域市場來看,因為受天氣影響程度不同,有著不同的表現。入夏以來,華北、西南、華中等地區面臨階段性高溫熱浪,局地出現了極端高溫,氣溫升高促進了市場對于空調的需求。尤其北方地區,如東北、京津冀等地迎來了多日超越40°的歷史性高溫,拉動了盛夏酷暑空調的出貨量和銷售額增長。西南地區同樣受到了極熱天氣影響,同時基于同期較低基數下實現了突出的增長。
2023冷年家用空調細分區域銷售指標對比(億元)
與多地出現的極熱相反,今年東南區域則出現了比較多的雨水天氣,使得空調旺季銷售受到一定影響,但在市場整體增長大環境下,以及各地家電消費補貼政策對剛性需求的促進拉動下,仍然實現了一定的增長。
產業在線數據顯示,華東地區依舊是市場份額最大的區域,占比22.6%;其次是華中地區,占比22.1%,華中地區人口基數決定了其具備相對較大的市場容量,伴隨天氣和補貼政策對于家電需求的刺激,市場份額有很大提升;華南地區占比19.1%,華南地區具備較穩定的家電制造優勢,市場格局一直比較穩定。
產能規模大幅擴容,品牌競爭更加激烈
2023冷年開局以來,家用空調產業出現了一輪企業擴張產能的現象。主要有:月兔在當涂的生產基地投產,由榮事達空調與五星控股旗下的匯通達合作的中匯達空調產業園在江西共青城投產,美博旗下樂京空調在安徽安慶投產等。通過對公開資料整理,可以看到擴產能的企業基本是集中在中小企業,尤其是小企業,龍頭企業提價給他們帶來一定的發展空間。一方面是當前的產能不能滿足規模的增長,同時經過幾年疫情,企業也希望通過產能擴充重塑品牌形象,提高市場競爭力。此外,地方政府對投資的優惠政策,也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的投資意愿。
2023冷年中國家用空調產能規模及新增產能情況(萬臺)
據產業在線統計,產能擴容后,2023冷年我國家用空調產能規模同比2022年冷年大幅上升8.3%。產能的大幅擴充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出貨的高增長。不過從產能利用率來看,目前整體空調產能已經達2.72億,而生產量是1.68億,整體來說產能是過剩的。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整個家用空調行業的競爭激烈程度,因此,雖然存在區域結構上的缺口,但在產能擴充方面企業還是要謹慎布局。
2023冷年,主流品牌的市場規模增勢普遍良好,有力帶動了行業規模的增長。與此同時,由于頭部企業的戰略調整和理性競爭,也給二三線空調企業提供了一定的成長空間。從總體競爭格局來看,頭部品牌份額在行業規模大增長下略有縮減,美的、格力的市場份額進一步接近,腰部品牌的競爭差距也逐漸縮小,品牌競爭更加激烈。
多渠道融合背景下,商業庫存規模降低
互聯網逐漸成為新基建后,家用空調行業的渠道變得多樣,傳統經銷渠道、互聯網電商渠道、新零售渠道等等,不再涇渭分明。雖然頭部企業的渠道各有特色,但是渠道的融合已經成為事實。渠道的本質是鏈接產品和消費的一個通路和橋梁,最終的目標是如何更好地提升效率和用戶的感受,所以無論渠道怎樣變革,這個基本的驅動因素不會變。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整個渠道重構的過程當中,勢必會對整個渠道鏈條的利益產生很大影響。產業在線始終認為,企業最主要的理念是如何給渠道賦能,讓全渠道都受益,同時也需要加強全渠道的協同和融合,這是整個渠道變革的核心。以往靠渠道庫存拉動銷售的模式在存量市場背景下,越發變得不可能,企業和消費者都開始回歸理性,更重視提升產品品質和提供高質量的售后服務,特別是空調這種對售后要求很高的產品,不僅需要線上的銷量,還需要線下的體驗。而在消費者對高端產品需求增加的趨勢下,線下渠道與線上渠道的融合互補是必然趨勢。
2021-2023年7月家用空調月度庫存走勢變化(萬臺)
從產業在線統計的庫存數據來看,2022年下半年渠道庫存處于相對低位,最低時不到1900萬臺,經歷了今年上半年的累積,目前升至2760萬臺。從上半年內銷生產排產來看,基本都處于拉滿狀態,但是終端銷售的火爆是有分化的,其中,華北、華中、西南區域增長不錯,但是華東、華南則相對平淡,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渠道庫存堆積。
另外7月下半旬以后終端銷售經歷了非常明顯的斷崖式下滑,一方面受到多輪臺風影響,同時氣溫回落。對于行業來說,過低過高的庫存都會帶來一定的問題。目前的庫存雖然處于高位,但是也相對正常,不至于引發價格戰,不過由于上半年的需求透支,可能會讓下半年市場增長面臨困難,因此庫存去化也會存在一定難度。
后市回調符合規律,理性競爭促行業發展
2023冷年在經濟秩序回歸,被抑制的消費需求得以釋放的背景下,高溫天氣為中國空調行業的增長創造了良好的產業環境,全年生產規模創出新高。不過增長的背后還有多種原因,除了酷熱天氣的直接刺激外,還有對疫情解封后市場的高預期、產能大幅擴張后出貨的同步增加,經銷商數量的增加等等,共同作用促成了歷史高點的形成,同時也為后續的市場增長增加了難度。
產業在線預測2024冷年總體出貨量將出現回調,其中內銷市場或會回調6.2個百分點,行業進入主動去庫存階段,但是終端零售將保持相對平穩的需求。
總體而言,產業在線認為整個行業進入了一個周期性調整的階段,渠道變革將繼續加速,三級市場下沉,新渠道模式有機遇,但也有挑戰。在2023冷年的大增之后出現發展的平臺期也符合事物發展的正常規律,回調也是行業和企業可以接受的現實。適度調整對行業健康發展利大于弊,但最擔心的結果是行情轉淡之后,市場出現不理性的競爭行為對行業的長遠發展造成損害,因此無論是上游配套企業,還是整機制造商,都應趁著市場出現的喘息之機,更多關注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打磨才是今后致勝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