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18日,第17屆中國冷暖產業發展峰會暨中國“冷暖智造”頒獎盛典在上海隆重舉辦。本屆冷暖峰會規模與影響力再攀新高,來自政府相關機構、高等院校以及暖通空調產業的上下游數百家企業、經銷商代表及媒體等600余人出席了會議。

作為面向暖通空調產業的專業盛會,2025冷暖峰會以“冷暖智造·共生共贏”為主題,設置主題峰會+五大專題論壇,峰會同期舉行了第9屆中國“冷暖智造”頒獎盛典。GB/T 18836《風管送風式空調(熱泵)機組》、GB/T 20738《屋頂式空氣調節機組》(20253892-T-604)(含直膨式組空)、GB 19576《單元式空氣調節機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253199-Q-469)、GB 37479《風管送風式空調機組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級》(20242202-Q-469)四項國家標準會議、“2025年白皮書”籌備會暨行業交流會以及冷暖產業展示會也于峰會期間舉行,內容架構更趨豐富多元、全面立體。
冷暖智造·共生共贏
主題峰會精準聚焦
9月18日上午舉行的主題峰會,精準聚焦“冷暖智造·共生共贏”這一主題。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會長、全國冷凍空調設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主任委員、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院長李江,中國節能協會監事長兼熱泵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房慶為大會做開場致辭。
李江會長表示,過去一年,中國制冷空調行業在復雜環境中展現強勁創新活力與應變能力。技術創新上,智能控制突破推動行業智能化等轉型;市場應用中,新場景擴展帶來新增長空間。下半年,雖然宏觀經濟仍有不確定性,但新質生產力與綠色低碳轉型帶來機遇,行業應聚焦創新與生態協同,拓展應用。行業協會將多舉措賦能企業,攜手構建健康可持續生態鏈。

房慶監事長在致辭中指出,冷暖產業是高耗能行業,產業鏈各環節都應節能提效,如探索壓縮機、制冷劑等以低消耗發揮大動力。過去一年,我國冷暖產業在復雜市場中穩健前行,以舊換新政策落地,為消費者帶來實惠,為企業帶來發展空間,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但面對全球氣候變化和多元化需求的大背景,行業發展依然任重道遠。

●主題演講
進入分享環節,首先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胡潤青發表主題演講。她介紹了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下的能源轉型趨勢,以及綠色供熱制冷的需求和路徑,并對熱泵綠色供熱制冷面臨的機遇和挑戰進行了詳細解讀。最后指出,雙碳目標下要實現熱泵應用的綠色低碳價值,要盡快推進熱泵分類,可再生能源量和碳減排量核算等各方面工作。

國聯民生證券研究所副總經理、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管泉森的演講主題是“越過山丘——復盤歷史看家電內外銷后勢”,他匯集了大量的行研數據,從內外銷兩個層面分析了去年四季度以來的家電行業發展形勢,最終從資本市場維度對家電產業發展給出了長期樂觀的堅定信心。他指出,從長線配置看,家電板塊優質公司增長穩健且股息回報可觀。

上海海立電器有限公司CTO周易的分享主題是“海立壓縮機,科技驅動推動行業發展”。他表示,在經濟環境復雜多變,整體行業發展承壓的情況下,海立的業務持續擴張,技術起到了很大作用。接著從核心零部件、檢測、AI應用等方面對海立在壓縮機以及新能源技術領域的技術成果進行了分享。

產業在線董事長楊潔本次帶來的演講主題是“青山仍在,春生其間——調整格局下的產業發展與全球市場”。她表示,以“青山仍在,春生其間”為主題,既有對產業在線17年來數據記錄行業發展的寓意,也表達了對暖通空調全球市場大有可為的堅定信心。接下來從 2025 年市場格局調整、產業發展變化、全球市場發展空間和機會三個方向對冷暖產業發展形勢進行了全方位的解讀。

●高峰對話
主題峰會的最后議程是以“預見未來‘冷暖產業 共生共贏’之道”為主題的高峰對話。對話由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王寶龍主持,海立電器CTO周易、芬尼能源總經理張靖、海爾智慧樓宇解決方案研究院院長朱連富、英華特董事兼副總經理何利、海信空氣事業部品牌總監楊祥璽、天加商用事業中心總經理趙凌驍參加了本次對話。7位嘉賓圍繞“破局共生”“出海機遇”“AI 變革”“預見未來”四個關鍵詞對冷暖產業的未來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三大儀式
主題大會上,一系列具有重大行業意義的儀式有序進行。其中,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與產業在線三方攜手,舉辦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并啟動了“中國制冷空調產業圖譜”項目,這一舉措標志著三方在推動制冷空調產業深度合作與協同發展上邁出了堅實一步。此外,《2025年中國壓縮機產業發展年鑒》發布儀式也隆重舉行,年鑒的發布為行業提供了全面且權威的產業發展參考資料,也為暖通空調產業的未來發展勾勒出清晰藍圖。

中國制冷空調工業協會&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產業在線 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中國制冷空調產業圖譜”項目啟動儀式

《2025年中國壓縮機產業發展年鑒》發布儀式
IOL觀察
IOL刊物
數據云倉
報告
冷暖智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