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格力電器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工業軟件”重點專項“大規模制造產業工業互聯平臺研發與應用”項目綜合績效評價會在珠海順利召開。
本次評價會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高技術研究發展中心處長陳智立組織,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新技術司副司長毛俊鋒、關鍵技術二處處長李宏剛,珠海市科創局局長黃南蔭、副局長傘景輝等領導指導,由來自機械工業儀器儀表綜合技術經濟研究所、浪潮集團有限公司、同濟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廣州國家實驗室等單位的10位權威專家組成評價專家組,對項目進行綜合績效考核。評價期間,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匯報,并前往格力電器(珠海金灣)有限公司開展現場考察,實地查驗平臺系統功能與技術指標。經質詢和討論,專家組同意通過綜合績效評價。
作為“十四五”工業軟件專項重點項目,該項目由格力電器牽頭,聯合暨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等8家高校與企業共同實施。項目聚焦家電、汽車、電子信息等大規模制造產業鏈深度整合難、動態優化差等痛點,從“模式探索→技術突破→平臺研發→應用驗證”全鏈條發力,成功構建起工業互聯環境下以鏈主企業為核心的產業鏈生態化協同體系。
項目在實施階段,便已涌現出諸多亮眼成果,亮點紛呈。在模式創新上,格力電器提出家電大規模制造產業鏈生態化協同的“格力協同屋”模式,破解產業鏈深度整合與協同組織難題;在技術突破上,攻克多源擾動下產業鏈要素整合優化、多主體協同過程可信管控技術、協同生產過程預測預警技術,形成系列模型算法與工業APP;在平臺研發上,打造開放可拓展的大規模制造產業工業互聯平臺,基于平臺技術底座開發產業鏈優化管控、業務協同、預測預警等核心系統,并在格力電器主導的家電產業鏈開展點、線、面漸進式推廣應用,已與2萬多家企業實現業務協同。
2025年,作為項目核心示范基地的格力電器(珠海金灣)有限公司,憑借其數字化與智能化建設的成果,成為全國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
長期以來,格力電器堅持以自主創新推動智能化轉型,通過橫向到端、縱向到底的智能制造模式的應用,實現工廠管理效率提升50%,生產制造效率提升100%。經過多年在智能制造領域的探索與發展,公司不僅實現了內部生產線的自動化,還面向外部市場提供大型自動生產線解決方案,產品方案涵蓋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精密模具、智能倉儲裝備、智能檢測裝備等多領域的超百種規格產品。
格力電器總裁張偉在評價會現場表示:“格力通過搭建工業互聯平臺實現了制造模式的革命性變革。未來,格力電器將繼續心懷‘國之大者’,牢牢把握科技創新的歷史機遇,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瞄準世界科技前沿,與各位同行、專家、伙伴攜手并進,攻克更多‘卡脖子’難題。”
此次項目通過評價,不僅為格力電器深化智能制造布局奠定堅實基礎,更將為我國大規模制造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推動產業鏈整體競爭力實現新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