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芯片廠商陸續宣布漲價。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多家芯片原廠、分銷商獲悉,大容量存儲芯片真正開啟了漲價通道,主流產品甚至開始采用了分貨方式。中小容量存儲、功率半導體正在積蓄漲價動能,部分功率半導體廠商已經率先對產品進行了漲價。
“高端的算力芯片、存儲芯片需求持續旺盛。擁有上述領域客戶、擁有海外客戶的芯片原廠,訂單較為旺盛,具有更大的漲價空間。”有業內人士表示,盡管部分廠商反映,還無法確認光伏、智能手機的需求是否能延續,但半導體整體需求恢復已經很明確。當前,下游需求以及漲價的芯片品類都呈現出分化行情,半導體芯片廠商的感受也是各不相同。
需要提及的是,看好產業長期發展前景,滬硅產業、芯碁微裝等多家A股半導體公司正在積極擴產投資,拓展海外市場。
功率芯片現漲價苗頭
市場喊了很久的芯片漲價,終于體現在了國內半導體產業。
日前,某功率器件公司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2023年第四季度以來,光伏需求恢復明顯,汽車需求整體平穩,加上數據中心需求較為旺盛,其已于2023年第四季度對部分產品進行了提價,目前多個產品價格實行“一客一議”模式。
無獨有偶,近日有多家國內公司對客戶發出了漲價函,表示由于原材料價格及人工成本上漲等,導致生產成本不斷增加,自今年1月份起對相應的芯片、元器件、封裝服務等漲價,漲價幅度在10%至25%不等。比如,捷捷微電表示,原有價格難以滿足正常供貨需求,為了持續保證交付質量穩定可靠的產品及優質服務,公司自1月15日起,對Trench MOS產品線單價上調5%至10%。
多家存儲公司補充說,由于東南亞、印度市場的消費電子需求比較旺盛,中小容量存儲需求持續向好,已經開始有了漲價的苗頭和空間。
記者了解到,在存儲領域,三星早在2023年第三季度,即對DRAM存儲進行了漲價,鎧俠、美光等目前均已對產品進行了漲價。在閃存領域,NAND Flash已經漲價,NOR Flash由于前期跌價較少,當前還沒有明確的漲價,但大容量的產品已經處于漲價前期。
而在功率器件領域,需求表現較為分化。擁有車載、算力(數據中心)、光伏等客戶的芯片公司,對2024年增長表示樂觀。但僅提供標準產品的公司則表示,還沒有看到產品漲價的空間。
中信證券研報稱,展望2024年行業發展趨勢,短期看,中低端功率器件行業周期見底,其中部分廠商受益代工廠降價毛利率有望逐季改善;中長期來看,SiC(碳化硅)是功率器件下一個重要的產業趨勢。
記者了解到,隨著800V快充平臺上車加快、光伏市場持續增長等,第三代半導體碳化硅的市場需求繼續保持增長。天岳先進近期表示,目前下游應用領域對碳化硅的需求保持強勁增長趨勢,公司下游客戶擴產規劃明確,對公司產品的需求長期持續增長。公司預計臨港工廠第一階段30萬片的產能目標將比原計劃更早達成。
A股公司積極擴產投資
自2022年下半年起,全球半導體產業進入衰退周期。產業何時復蘇,成為行業和資本市場持續關注的焦點。
記者調研顯示,盡管部分廠商反映,還無法確認光伏、智能手機的需求是否能延續,但在新技術和新需求帶動下,半導體需求恢復已經具有非常明確的確定性。如臺積電就率先發出了積極的信號。
臺積電近日表示,行業庫存恢復健康,2024年行業(不包括存儲)將同比增長超過10%,預計自身增長約為20%。其中,臺積電預計2024年第一季度銷售額為180億美元至188億美元,毛利率52%至54%,高于市場預估的51.4%。
臺積電在2023年第四季度實現營收204.37億美元,環比增長14.41%,略超指引上限196億美元;實現凈利潤77.99億美元,環比增長13.13%。這也是臺積電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環比增長。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由于算力(數據中心)、存儲、AI及高端手機芯片等需求旺盛,臺積電先進芯片制造、先進封裝產能供不應求,其將于2024年第一季度重回增長,其余半導體同行的景氣度恢復將遲于臺積電一個季度至半年。
多家第三方機構看好2024年半導體產業增長。比如,看好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計算需求的爆炸性增長,國際權威數據公司IDC重新調整了對半導體市場前景預期,預測2024年全行業將同比增長20.2%。
除了新應用,半導體新技術也在持續創造需求,驅動產業成長。據報道,由于需求旺盛、產能供不應求,臺積電將繼續擴大CoWoS封裝產能,到2024年第一季度月產能將達到1.7萬片晶圓,之后逐月增加至2.6萬片至2.8萬片。
近期,滬硅產業、彤程新材、芯碁微裝、昊華科技、南大光電、中船特氣等多家A股公司積極投資、擴產,嘗試“出海”。
滬硅產業披露,為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份額、鞏固國內領先地位擴大優勢,公司子公司上海新昇擬與太原市人民政府、太原中北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合作協議,投資建設“300mm半導體硅片拉晶以及切磨拋生產基地”,該項目計劃總投資91億元。芯碁微裝披露,計劃以1億元在泰國設立子公司。
記者注意到,隨著全球經濟的逐步恢復,多家半導體公司的海外訂單和銷售持續增長,發展前景值得關注。
比如,中科藍訊表示,受益于公司訊龍系列產品持續起量、印度及非洲等國外TWS耳機市場增長和國內市場復蘇影響,公司音頻產品銷售金額增速較快。為搶抓機遇,中科藍訊表示,針對部分增速較大的細分市場,公司推出了智能穿戴芯片等多種產品,橫向、縱向多維度拓展市場,助力公司盈利能力提升及毛利改善。